台灣傳統的藝術文化-交趾陶

交趾陶,又名嘉義燒,早期運用於建築與廟宇裝飾,是華南與臺灣傳統建築(如廟宇)的裝飾,源自唐三彩,主要都在民間默默發展與延續,作品潛藏了民俗故事與當代歷史,近年因應社會需求,作品兼顧傳統及實用性,是最足以代表台灣特色的傳統藝術。

製作過程大約可分:配土、構圖、塑形(捏、推、塑、貼、刻、劃)、陰乾、挖空(使燒製時不致龜裂)、修坯、素燒(至攝氏 1100 度)、上釉與釉燒(溫度約攝氏 850 度 - 900 度),繁複的捏塑過程既耗時又費心。一件作品也許花費數個月甚至數年的時間,過程中只要某個環節有一些瑕疵,只能忍痛捨棄作品。

今人一直把葉王定位為台灣交趾陶之父。葉王本名葉獅,字麟趾,是諸羅打貓(今嘉義縣民雄鄉)人,因技藝精湛而獲【師】之稱號,美名為【王師】,世遂稱為【葉王】。其中被列為三級古蹟的新竹鄭家廟至今尚可見其作品。也因為有許多弟子,所以造就嘉義成為「交趾陶之鄉」。

由於臺灣文創產業逐漸被重視,因此,在嘉義縣新港鄉有工藝家便開始將傳統交趾陶加入文化創意,於是以觀光休閒形式開始推廣,例如板陶窯、古笨港陶華園。占地都在千坪以上,規畫完整,除了眼睛看,還有 DIY 體驗。

兩岸交趾陶創作環境不同,在台灣交趾陶藝術家的努力與堅持之下,交趾陶傳統技藝在台灣不僅得到承傳更有許多突破,也有一些交趾陶的藝術創作家,將屬於台灣人的交趾陶藝術透過細緻的作品推向高峰,讓國際肯定交趾陶的價值。